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时尚
  • 综合
  • 知识
  • 休闲
  • 焦点
  • 热点
  •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发布时间:2025-08-12 06:30:02 来源:遇水架桥网 作者:百科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 上一篇:泉州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推荐学习点出炉 9个社区(小区)上榜
    • 下一篇:泉州影院做好复映准备正待排片 观影再等几天

      相关文章

      • 新茶饮产值7.18亿元,珠遵造就新“区”势
      • 极客公园创新大会 2024,看 AI 变革如何增强人生
      • 严控默认勾选 告别“被动扣费” 广电总局对互联网电视自动续费服务进行专项治理
      • 创优服务护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_
      • 虹口区市售蔬菜重金属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二)
      • 本市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基地
      • HUGO BOSS XP忠诚计划正式落地中国市场
      • 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严监管
      • 出彩新品丨“背靠大树”好乘凉,亿佳果园顺势而上!
      • 老佛爷百货集团高层重组 三项任命锚定新零售与全球竞争力重塑

        随便看看

      • 《警区》多平台正式发售 沙盒世界打击犯罪模拟
      • 藏梦同行 区有未来 潜江人社诚意筑巢 引藏地英才绘新篇
      • 中央网信办:处置违规AI产品3500余款
      • 阳台秒变书房?零成本!5大神器让你宅家办公效率翻倍,阳光满屋爽到爆!
      • 今晚8:00|廖德春:让“非遗之花”在指尖绽放
      • Thor海上变电站即将运往丹麦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群众满意可感可及_
      • 代查公民个人信息,律师坐上被告席
      • 乘风破浪的旺季市场,维他星C位出道?
      • “读书无用论”属不良信息:一份征求意见稿的认定与细化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遇水架桥网   sitemap